前几天聊了宝龙城楼盘得的质量问题,公众号上不少业主关注。聊起这糟心事,个个义愤填膺,恨不得刨了开发商祖坟。楼盘质量大规模出问题,只能说明一点:这家企业在珠海就是一锤子买卖。但凡打算继续在珠海混,绝不可能这么不要脸。真的是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了,清完尾盘,撤
前几天聊了宝龙城楼盘得的质量问题,公众号上不少业主关注。聊起这糟心事,个个义愤填膺,恨不得刨了开发商祖坟。
楼盘质量大规模出问题,只能说明一点:这家企业在珠海就是一锤子买卖。但凡打算继续在珠海混,绝不可能这么不要脸。真的是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了,清完尾盘,撤出珠海,已成定局。
很多事情的发生,其实早有端倪。只是作为普通老百姓,不了解行业规则,很容易吃亏上当。今天就来盘点下,在珠海,如何判断一家房企是不是要“跑路”?

2016年以来,随着珠海房地产市场的火热,前30强的房企,一多半都已经抢滩登陆。
这些“过江龙”们,集团总部大都不在珠海,好一点的在珠海设立分公司,下面管几个项目;差一点的直接叫XX地产珠中江公司,或者XX地产华南分公司,分公司总部都不设在珠海。这些分公司只是名号,没有实体,实体是项目公司。人员工资、佣金都是挂在一个个项目公司发放,会计上隶属于项目公司的管理费用、营销费用等。
因此,这些分公司的生存逻辑很简单:①有项目则生,无项目则死;②盘子越大,管理费用越足,工资包越大,能招的人越多。
好,知道了他们的组织规则和生存逻辑,我们来看看他们要“跑路”的几个信号:
1、不再拿地,且疯狂处置资产。
很多人说,一家房企不拍地了,就代表他没钱了,要撤出珠海了。这种说法多少有些片面。拍地确实考验一家房企的资金实力,但每家房企都有自己的投资定案标准。拍地溢价过高,不赚钱,甚至亏钱的时候,理性的房企选择不拍地是正常的。他有可能在做旧改项目、在谈收并购、在搞代管代建……
然而,如果出现长时间不拍地,也没有其他项目落地,且该房企在售项目快要清盘的情况,就要警惕了。因为,没有项目给员工发工资,团队解散是迟早的事。如果恰好该房企名下的大宗资产,疯狂打折出售,那就更要注意了。特别是储备已久的土地或项目拿出来买的时候,那十有八九是撑不下去的标志了。
从集团层面来讲,面对的是全国众多的地区公司,对不赚钱的公司或项目,肯定要及时止损,绝不会多投入一分钱(跟股票投资差不多道理,烂票必须果断割肉)。项目一卖,团队人员也有较大的可能会被“一锅端”。
2、虚张声势,逆市大操大办。
虚张声势这招非常有迷惑性,不少业主因此上当。在市场行情好,资金充裕的情况下,房企开开动员大会、搞个XX仪式,或者售楼部来个嘉年华等等,让员工有干劲,让业主有信心,实属基本操作。
可要是在市场持续下行,房子连续几个月卖不动的情况下,某家房企一反常态,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仪式和场面,你可要小心了,很可能是“请君入瓮”呢。
比如,楼盘停工半年了,工程款和工人工资都没钱付的情况下,突然在搞个复工仪式。复工仪式当天,找几个民工当群演,一人一百演出费,拍完照,让销售集体发朋友圈给客户看。看看我们,大家都缺钱、都停工的时候,我们多么牛X,第一个复工,都来买我们的房子吧,都放心,肯定不可能烂尾。
于是,他们用这种方法,在楼盘注定要烂尾的时候,再割最后一波韭菜。
3、疯狂融资,拆东墙补西墙。
房子卖不动,但工程款要付、员工工资要发、佣金还欠着没结,咋办?融资!
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
“领导,农行说之前那笔贷款不能延期了……”
“领导,建行说不能再借了,再借要先把之前的还上……”
“领导,中行说抵押物要重新评估了……”
于是,他们把手里能抵押的资产,悉数抵押套现。
为啥有些朋友交了首付,很久都没办法网签?一种可能是之前提到的宝龙和恒大的骚操作,客户交的钱不进监管户;另一种就是今天要说的,开发商已经将房子抵押,如果不把银行的钱还上,房子无法解押,自然网签不了。
4、疯狂裁员,逆市“招聘”。
房企裁员,这点好理解,房子卖不动,没有回款,自然养不了这么多人。这两年裁员属于房企的正常操作。只不过有些房企裁的比较隐晦,说什么“区域合并”、“起立坐下”……我就不明白了,市场经济,裁员很正常啊,这有啥不好意思的,难不成是不想给补偿?用这种方式让员工主动离职?
跟正常裁员相比,疯狂裁员就不一样了。有几个特点,比如大批量,一下裁50%这种;再比如,裁员不给补偿,或者用调岗的方式变相裁员的;又比如连孕妇都裁,而且补偿不给够的那种,已经到了无视国家《劳动法》,无视妇女权益的地步。一家房企对曾经为他卖命的员工尚且如此对待,你能期待他对业主做出什么好事?
此外,很少人注意到的是,招聘也能看出一家房企要不要撤退。比如,高薪招聘融资岗,说明实在借不到钱了,有时甚至直接从银行挖人,用人家在银行的人脉资源融资,融到资就给人家降薪,各种理由不发绩效;还有更经典的,逆市高薪诚聘“销售精英”,这是要清货跑路的铁证。干销售的谁手里没几个客户?你以为把你招进来是让你跟公司共同发展的?错!他就是为了你手里那点客户资源。等你手里的客户被洗的差不多了,再像倒药渣子一样把你倒掉,临走还欠你好几万佣金。
房子越是卖不动,就越要多招销售。但口碑好的销售,客户资源多,往往做到了管理层,在哪赚钱不是赚?人家才不稀罕你的岗位。所以,垃圾楼盘打着高薪名义招进来的,多数都是些鸡鸣狗盗之辈,纯纯的大忽悠,变着法的坑客户,忽悠你接盘入坑的。
6、官司缠身,撒泼摆烂。
任何一家企业,只要从事经济活动,都难免涉及诉讼。房企也不例外,不能说这家房企在打官司,就是经营不善,要跑路。
我们要看官司的数量和性质,一两个供应商告他,不能说明问题,一群供应商告他就说明问题了;只有合同纠纷,问题还不是很严重,如果出现大规模的劳务纠纷、劳动仲裁,那说明他开始不要脸了,开始干自己人了。
而且,要跑路的房企还有一招,就是恶意上诉。明明是他铁定败诉的事,非要用足法院的规则,不断上诉,目的就是拖延时间,为了配合他们销售们继续割韭菜呢。等到韭菜割地差不多了,拿着韭菜们没进监管户的首付款,欠着工程款、供应商货款、销售们的佣金和离职员工的补偿……,直接跑路。
官司拖了两年多,终于赢了,你想让法院执行?对不起,该抵押的资产都抵押了,债权人一大堆,项目公司资不抵债,法院拿什么拍卖?


所以,大家买房前,擦亮眼睛,做好调查,去企查查、爱企查上看看项目公司有多少诉讼、多少风险。顺便给大家推荐两个网站吧,一个是中国裁判文书网,另一个是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进去注册,输入开发商或楼盘项目公司名称,看看有多少执行和判决信息,尤其要注意与业主的纠纷。
总结一下,动辄几百万的房子,对普通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购房之前,一定擦亮眼睛,别怕麻烦,多方搜集消息,多角度观察分析。有时候身边朋友不经意的一个消息,能避免你几十上百万的损失。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里,大家还有哪些经验和教训,欢迎补充!
欢迎关注“接盘侠小珠”,给您带来更多珠海楼市资讯和资产配置建议。
往期精彩: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huju8.com/1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