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一枝花搞了个2022年年度问卷调查(点击蓝色字体即可查看):2022年国内航司员工满意度匿名调查!截止2月4日共收集了3000余份问卷。近期会把所有问卷的调查结果发出来,供大家参考。海航(不含子航司)的调查结果已经发了三篇:2月5日:海航,危险的信号?(空勤篇)2月7日:@海航,听他们说…(机务篇)2月18日:海航机务说…海航机务留言共有2万5千多字,分了三次发,这次
1月30日,一枝花搞了个2022年年度问卷调查(点击蓝色字体即可查看):2022年国内航司员工满意度匿名调查!
截止2月4日共收集了3000余份问卷。近期会把所有问卷的调查结果发出来,供大家参考。
海航(不含子航司)的调查结果已经发了三篇:
2月5日:海航,危险的信号?(空勤篇)
2月7日:@海航,听他们说…(机务篇)
2月18日:海航机务说…
海航机务留言共有2万5千多字,分了三次发,这次是最后一期了。
注:(1)先说一下,留言很多,不可能都放出来,部分比较偏激的、攻击性较强的留言没放出来,希望大家理解。
(2)员工留言均是2月5日之前写的。
41、累了,心累了,对于方大这一年多来的操作,已经无力吐槽了。每天看着论坛里的谩骂,感受着身边人的戾气,基层员工只能在论坛里发泄着自己的怨言,所谓的调查组,也无非就是一些想保住自己乌纱帽的人走个过场。有能力的人早已跑路,现在国内疫情放开,造房子的木头都被人家抢走了,方大想召回以前的顶梁柱,已经不可能了。继续待着已经没意思了,溜了溜了
42、没啥意见,已经开摆了。现在就是想离机务,离民航远远的。但是又恨自己除了这个啥也不会,所以就躺平接受吧…这年纪不当不正的,就是感慨犹豫就会败北,哈哈哈。早几年像现在一样对行业这么失望,也许还有机会和勇气在别的行业发展发展学习学习。好高骛远啊
43、目前来看没有什么信心,看后续解决情况吧,前面又当又立的事没少干,论坛怨声载道,去年一年走了那么多人,心里真的没点数吗?
44、现在机务自己都不敢坐自己公司的飞机,不是说我们刻意干啥,现在都心情工作完全不在状态,最近还好也确实老出事,天上飞灯罩,HCU销子上天打不开反推。广州原来一个车间60人现在剩27人,工作没变少,然后还说你工作工时不够不达标,我靠,27个人怎么可能工时超60人?还有就是年假,整个海航集团都是不限次数分段,唯独海技!凭什么?机务就是可以欺负的?希望公司想想吧。
45、让员工把公司当成自己家,有主人公意识,不是片面强调无私奉献,而是看公司给员工多大的自由度,信任度,以及相应的权利。这些方面做到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归属感,肯定不会差,主人公意识也会越来越强。大家离开民航,离开公司,除了个人待遇,很重要的是对公司的认可度,不认可公司一个很大方面也是因为压力太大了,公司不允许人员犯错,容错率太低,而且出了问题大多数就是先解决人,天天处于贩毒的状态(干活怕出错,强迫症),以及猫抓老鼠状态(躲避质量人员每日带着指标的监察)。
46、人员缺口较大,加之需要做的工作确实比较多,许多工作难以推动和开展。如果能更好的增加属地化人员或者有更多更好的地方性政策鼓励人员留下会相对好一些。
47、首先,因为行业特点,异地员工过年回家难就是个大问题,自己30多了,父母也老了,说句不好听的一年见一次,再有个十多次也就该分别了,年年回不去,真到了那天将会是挥之不去的遗憾。其次,22年三月还是四月来着,说由于疫情原因,要扣除20%的工资,其实我是比较乐观的,那个月确实疫情没怎么上班,都可以理解,但当月发的是我上个月工资啊,我上个月可是满满当当上完了全勤的,你凭什么扣?最后我想说,这个公司吧,要不钱给够,要不让我别太糟心,但现在来看哪样都不搭,趁着还年轻没结婚,赶紧跑路回家吧,公司跟我是纯粹的商业雇佣关系,但父母那是我亲亲的父母,公司跟父母比,完全不值一提,再见了同志们,今年有机会就先走一步
48、踏实的好好的去维修飞机都成为一种奢望,身边的人都绝望了,都在寻找着自己的退路,一线基层就是牛马,随便一个部门就能给你下发学习,都能给你甩锅。加钱休假有好事想不到你,受苦受累受委屈都是你。论坛从吐槽到谩骂,到现在都在问招聘信息,问题的严重性超出了想象。等一线能走的都走了再看看
49、太过于形式化管理 航班航线航材都不够用的情况下还和职工要工时要出勤率!说实话快退休了!但是看着好好的一个海航变成!心疼啊!退一万步讲工资和职工斤斤计较还要大家努力工作创收真的有点可笑了 大家工作不就是为了有稳定收入愉快工作吗!现在人心惶惶 这样的飞行保障能安全?能进步?不想多说牠什么了!当初海航被这样的企业收并真不如拆散了消化到各个地区了!
50、自入职已有X年了,没有经历海航的崛起,但是陪伴了他在巅峰时的春风得意、巅峰后的落寞寂寥、破产重组时的万众一心、并入方大后的扭扭捏捏。现在的海航领导们像是个被抛弃过的孩子,事事唯唯诺诺,生怕被人再次抛弃,不管大人说什么都先照搬过来,拿好处的时候诚惶诚恐,干苦干累的时候冲在前头。这样的管理下,让一线员工更加离心离德。还有就是方大下场之后,总是想把自身的经验和国有企业的模式硬套进海航管理中,作为从业7、8年的小P,我肤浅的认为海航作为曾经国内民营航空最大的企业,他的安全管理工作还是有值的可取之处,生搬硬套只会让海航水土不服(比如最近的四个*和连坐互坐)!大家被盛大的口号、画的大饼和各种繁杂难以理解考核折磨的疲劳不堪,以至于最近的涨薪帖子下面传出来的都是不食你家大饼的留言。希望海航和方大尽快磨合好,希望海航这艘大船能够走的更快更好吧。
51、海航技术中南海口基地,因为人不够,又为了满足民航局规定的上班时长,本来晚上十点上班打卡的规定,让员工晚上九点就开始上班,然后十点再打卡,活活剥夺员工一小时,平时如果迟到一分钟,就直接下文扣两百,多上一小时啥也没有。个人表示非常痛恨这种行为,而且上公司论坛也没用,回复也是敷衍了事。
52、希望公司层层加码也要理性加码,以罚代管简单粗暴的管理模式一点也不先进,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口号。把精力放回修飞机这个正事上来吧,好好看手册,认真研究故障,好好保障航班,别整天整些花活,把实干精神全丢了。都说现在活太难干,感觉修飞机只是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了,每天都在应付一些破事,精疲力尽。
53、希望公司和领导真正关心一线员工,其实大家要求也不多、不过分。因为大家都是将心比心,公司怎么对员工,员工也会反过来对待公司,都是利益共同体。不能让大家过于失去信心,想再弥补,就太难了。
54、希望公司能对员工好一点,关爱员工真正的落到实处,机务这个岗位的薪资已经远远的不匹配机务付出的辛苦,年轻人逃离的越来越多,真的是后继无人了,
55、现在海航涨了10%工资后,对员工实行“能上能下”的年中和年度考核,强制对排名靠后,打D,E区的人(大概是全车间2%-5%的人数)进行降级降岗。说是正向激励,这种强制性的,无论干得多好都要降级降岗。对外口号兴奋是奋斗出来的,对员工有利,不减员工薪资。这个全员有一定的激励,但强制性的,加上本来涨级就难,大家心里干着很没底,心也乱。本来离职人员多,留下来的压力更大了
56、现在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多反馈,公司不断出来一系列幺蛾子,一线干活越来越难受。以前办公区域卫生交给了机场,不知道哪位领导想到的,让自己打扫,下了夜班累死累活还要扫地拖地拍照,一个月省一两千块钱。一线干活的人还没有二线看的人多,以前二线一个人干的活,现在直接是一个小组来干,这种公司我真的看不到有未来的样子。
57、想退休又早,等着公司开除算了,看了几十年飞机累了。海航原来是航司中安全性较高的航司之一,现在堪忧。成熟人员流失,工作间加大,没钱购买航材,整天串件加大工作量造成人员疲劳,所谓的下班开会,人心浮动……所以我目前觉得海航的安全堪忧
58、新的大股东辽宁某公司,给人感觉真的不适合运营民航企业,出台的东东,完全得不到员工的认可,基层的领导只会迎合拍马,基层的领导也有懂民航的,但现在什么也不敢说不敢做,督导组的话就是圣旨。员工的心散了,没有认同感了。另外维修没钱,缺少航材,测试的专用工具自不是坏了没钱修就是没钱买,工具间的人四处外借,有经验的人员大量流失,新员工也招不来,民航安全怎么保障?
59、白班平平常常2.5w步,夜班通常都是打完卡接着干,大家聚在一起聊的不是飞机怎么修,聊的是有没有跳槽的资源分享一下,主基地和小基地拿的一样的钱,干的不一样的活,大家在这干都是为了学点东西好跑路,修飞机靠的不是技术而是运气的时候,这个公司的安全就值得担忧了。
60、一开始入职的时候干活都有一种成就感,觉得自己保障了一次又一次航班,现在被各种制度 排名 莫名其妙监察搞得再也没有这种价值感,每天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好了,再后来看了同一批的大学同学在其他航司的待遇 薪资 工作量,如今更迷茫了,不知道自己图什么,听着公司隔三差五画的饼和夸张的提升待遇宣传,再看看自己实际的薪资待遇,只觉得不值得。
61、以前没重整前大家一心为了公司,凝聚力特别强,重整后人心涣散了。人越来越少,活越来越多,工资扣的越来越多,各种杂事都交给下面,干活人都不够,还要按要求完成,完不成就绩效考核。活久见。领导也是为了自己的位置不管机务弟兄们的死活,所有的意见涉及到钱就无法解决
62、真的越来越没意思了,现在突出就是一个字“卷”,压力层层下放,底下修飞机的人可以说70%的精力都放在了各种检查 各种反馈 各种调查上了。一直觉得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耗费太多精力做对安全相对而言作用没那么大的事上真的好吗,薪酬体制改革说的好听能上能下,涨得大部分不还是主管领班吗,象征性的涨一两个干活的就完事了。真的“公平”吗。主管班组长拿着每个月的岗位补贴每个月绩效考核还给自己多加几十分,谁玩的过他们?人人自危,只想好好干好自己手头上的活,老老实实领自己该得的工资,有那么难吗?现在就是,你不卷你就是倒数 你就要扣钱,每个月扣800 1000扣一年 每年还有两次考核 一次1000两次2000三次3000 一个月少了这么多,他修的飞机真的能放心吗?本来机务是一个很单纯的工种,和机器打交道没那么多坏心眼,海航真的不是以前的海航的了。
63、只敢写花花的调查,几天前人资打电话问对公司制度有什么建议,那是完全不敢说阿,现在海技的论坛里每天乌烟瘴气都是宣泄不满的,方老板都不自己看看么?再说休假,以前是只用报一次公文,可以分三段休一次性把假报完,现在是休一次报一次,等于说增加了两次报公文的次数。反正目前干活的人都是怨声载道,领导们也是人人自危。前几天据说打电话召回离职人员工资待遇不变也是个笑话,反正据我了解离职的人大部分去了别的航司工资都提高了,甚至翻了一倍,工资不变鬼会回来。
64、只能说希望公司人性化一点,毕竟大家都不是流水线的机器人。还有就是希望公司能让大家找到归属感,现在的氛围真的很不好。希望2023能发年终奖吧,多多少少发一点,清洁队大妈问有没有年终奖都不知道怎么回,总不能比清洁队都差吧!
65、自己工作X年目前在从事技术支援岗位,对于海技还是有一定的认识和想法。(1)海技员工干的不少,拿的钱不多,出事就是调查,一线压力很大.(2)被方大收购以后,自己觉得海技就是一个穷打工傻小子的,给各航司保障飞机,还不赚钱,员工拿到手里的也很不满意。感觉就是后娘养的,领导干部一大堆,调查处罚一大堆,为了保障航班让一线员工使劲干,大家很累,也越来越不愿意干了。(3)这几年疫情影响,大家也都没有涨级,也没有调薪,感觉对这个行业很失望了,今年要是还看不到改善就没必要留在海技了
66、作为新加入公司的一员,我们也知道公司困难也愿意陪公司吃苦。但是公司待遇不好就算了,也不给我们学习的机会。感觉公司也吃准了我们不好走,把这几届大学生当消耗品往死里压榨。还不给学习的机会,妥妥的消耗品。
67、坐标天津定检,未来一眼就能看到头,干了十几年的老师傅们现在的样子就是我们的将来,也就那样了。原来他们入职时,机会多涨薪涨级都快。现在一成不变,涨薪难涨级难,现在进公司的这些年轻人,可能干很久也不会达到老技术员现在的工资水平。绩效二次分配,工时完成率超过百分之百时绩效增发,听起来来挺好,但搞的大部分人毫无斗志,绩效分配:绩效包打A的4份,B.2份,C.1份。打A的永远就那么几个人,大部分人干一年B都没得过。得C的人一点活都没少干,甚至大分部都是主力,都是工资低的年轻人,工资本来就低,干的本来就多,但得A和B的永远是跟领导走的近的。毫无公平性可言,得A的和得B的还相互矫情,谁这个月得A发的多,上个月得A发的少。从来没人顾及过得C的人,得c的还没说啥,还不如不增发来的舒心。
-END-
以上调查
因为样本有限
请大家仅做参考
必须强调下
做这个调查不是给航司挑刺
初心是想通过民间的调查
反应下基层民航人的真实心声
如果能被航司做决策的人看到
甚至对应的采取一些改进措施
那最好了!
毕竟
员工和公司是利益共同体
公司待员工好了
员工才能死心塌地为公司付出
公司才能发展更好
员工才可能享受到公司更多的发展成果
以上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huju8.com/12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