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北的过去北门做为成都上风上水之地,历来是通往京畿的门户。从先秦开修建的“金牛道”、“驰道”到汉唐京城从长安进入西南的驿道,乃至明清北门也都是是进入成都的大门。宫殿官署,宗庙寺观也以北门最为集中。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灌溉成都平原也是成都平原的水路航道。川西北高原盛产木材,人口集中的成都府,对木材需用
一, 城北的过去
北门做为成都上风上水之地,历来是通往京畿的门户。从先秦开修建的“金牛道”、“驰道”到汉唐京城从长安进入西南的驿道,乃至明清北门也都是是进入成都的大门。宫殿官署,宗庙寺观也以北门最为集中。
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灌溉成都平原也是成都平原的水路航道。川西北高原盛产木材,人口集中的成都府,对木材需用量极大,木材进入成都时,首先到达北门,为此北门历代都是木材贸易中心。
随着上世纪成都火车站的建成,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二三十年时间里,围绕着火车站建立起来的,木材厂,荷花池,五块石等综合市场缔造了成都第一批富人。
城北也是宗教文化较为集中的地段,以文殊院为中心,以一公里为半径的周边可查出和宗教文化相关的寺、庙、宫、观、庵、堂、阁、海等宗教建筑三十余处。古时候依托宗教场所而起的庙会集市带动相关的香烛烟火,胭脂水粉,珠宝首饰等工商业贸易市场异常繁荣。从历史可见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成都北门都是成都的物流人流最集中密集的区域。
正是由于北门深厚的历史积淀也成了城北“北改”承重的负担,以至于成都无奈的戏称“北改”为“白改”。成都的“北改”大致经历了三次也是三个阶段。第一次北改始于2005年,也是成都的第一次城市扩张,那时的火车站,荷花池,五块石,木材厂等方兴未艾,拆迁阻力实在太大所以第一次北改草草收场。第二次,是2011年左右,重点改造驷马桥区域,拆除大量囤积多年的烂尾项目,改造力度之大,从如今驷马桥的发展来看,效果显然不尽如意。而此时,恰逢成都“南拓”,全成都的重心都放在了城南,城北错失了发展的大好时机。直到2017年成都总体规划出炉,第三次北改才有了新的气象。
二,人北中央商务区
2.1:范围定位;人北中央商务区的范围如下图所示,规划面积约2.9平方公里的人北商务商业核心区涉及火车北站南广场东西侧棚户区、成都铁路局片区、新华印刷厂南北片两个片区,保利木综厂,荷花池综合市场等重大项目,核心区规划承载土地资源近2000亩。

人北中央商务区规划范围
2.2,人北中央商务区整体规划。

人北中央商务区功能结构图
人北中央商务区以火车北站为核心,人民北路城市中轴线为主轴,铁路局商务中心东西向的中央景观轴为轴线,串联起人民北路(火车北站)综合枢纽中心,人民北路(龙湖北城天街,金牛万达)TOD据点,以及北站西二路TOD据点。荷花池商贸区,(木综厂)铁路局商务中心,保利居住片区,白马寺居住片区,赛云台居住片区等围绕着“一核,两轴,三心”有序展开。将该片区打造成集商务总部、现代商贸集聚的枢纽型中央商务区,大型居住区,休闲公园,城市客厅为一体城北北城门户。

人北中央商务区城市设计图
3.人北中央商务区的机遇:
3.1机遇一:发展空间的拓展。在2011年最初划定的“北改”区域时候,只涵盖了金牛区、成华区、新都区三个市辖区的部分区域。人北商务区所在的原本“北改”的区域,现在反而成为了“中优”的一部分。而新的“北改”区域,已经拓展到了新都区、青白江区、彭州市的部分区域。新规划新思路给城北居住,贸易,交通等功能拓展了城市空间,为拆迁工作提供了条件。
3.2机遇二:时间窗口机遇。由于传统历史积淀,火车站及荷花池市场,五块石汽车站等带动的超大人流量,号称“铁半城”,成飞机场,驻扎部队等行政级别高于成都市政府的政治阻力,以及混乱拥挤的道路交通条件等导致前两次“北改”的失败。
现如今,一方面荷花池市场改造升级完成(下面章节详细介绍),传统批发贸易功能转移到成都国际商贸城。另一方面随着成都火车东站建成运营,大大疏解了火车北站的运输压力,为火车北站的改造升级提供了基础条件。再一方面城北的钉子户守着老房子前二十年成都超速发展一波一波拆迁户的资产翻了数倍,心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拆迁成本比以前大了一些,但是拆迁难度反倒小了许多。
3.3机遇三:“人北中央商务区”拆迁工作进入尾声。通过卫星地图可以看出,原木棕厂整个片区已经由保利集团开发完成。原成都铁路局片区早已拆迁完成。火车站东西两侧及北广场已经打围,另外2022年2月9日,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荷花池街道办事处发出“铁路总部片区城市更新项目134(一共ABCD四个地块,如下图所示)栋房屋拆除工程施工/标段招标公示”,意味着大家一直关心的火车北站铁路总部片区拆迁项目全部签约完成。

尚未拆迁或签约的地块
综合已有信息整个“人北中央商务区”拆迁工作已经完成90%以上,人北中央商务的起飞指日可待。
3.4机遇四:荷花池升级改造已经完成;2015年起,金牛区开始对荷花池进行改造升级。对荷花池老中心批发市场进行拆除重建,把只有4米宽的道路拓宽到10—15米,并设计街区景观,新建地下停车场等。经营上规模的企业数量也从改造前的1.4万余家增加到1.6万余家。升级后的“荷花池”不仅有西部高定中心,还有FDC面料图书馆、星空秀场、“池上锦”文化街区。西部高定中心聚集了52位设计师,其中多半拥有海外留学经历,这里的FDC面料图书馆有3000多平方米。在这里,可查到全球1400万个现货料样,只要扫码,面料产地、生产商、经销商、尺寸、价格、到货时间等都能一目了然,是服装原创设计基地的基础设施。星空秀场是荷花池商圈专门打造的产品发布和展销平台,面积超1500平方米。2021年,这里承办了中国汉服设计大赛、亚洲国际童装节等20多场时尚活动。
荷花池正从之前单一的“二批”市场逐步向展示展贸、体验消费、定制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转型,大步向新时代时尚创新中心迈进。
3.5机遇五:火车北站扩能升级蓄势待发。
成都铁路网现状及规划:
要深刻理解火车北站扩能升级的意义首先的要了解整个成都的铁路网络,成都的铁路网由省际铁路网和城际铁路网叠加而成,通过成都铁路环线实现各站换乘。根据《成都铁路枢纽规划2016-2030年》,截至目前已开通和在建的省际高速,高铁线路有西城高铁,成渝高铁,成贵高铁,成万高速,成遂渝高速,成渝中线高铁,成兰(兰州)铁路,成格(青海格尔木)铁路,川藏铁路等省际铁路可连接西安,兰州,西宁,昆明,贵阳,武汉,拉萨等。以及成灌(都江堰)高速,达成铁路,成雅铁路,成德铁路(S11)等城际高速铁路。根据规划成都市铁路客运系统规划形成成都站(火车北站),成都东站,十陵站三大主站以及天府站,成都南站,成都西站三大辅站。
根据规划成都站(火车北站)是接入成渝中线,成兰铁路,成格铁路,成灌铁路,城德高速等线路的特等客运站。

接入火车北站的高速高铁线路示意图
成渝中线: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纲领性文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国家发改委关于新建成渝中线(含十陵南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21】1192号文件,等相关文件显示。成渝中线铁路的全称是沪渝蓉高速铁路重庆至成都段,全长297公里,从上海经重庆北,重庆科学城,铜梁,大足,安岳,乐至,简州新城,成都站,全线设8座车站。项目总投资692.73亿元,项目建设工期5年。
“成渝客专”自2009年通过可行性评估到2015年底正式运营以来,成渝双城正式进入高铁时代,成渝客专由成都东站至沙坪坝站,全长299千米,截至2020年12月,成渝高速铁路运营时速300千米/小时(部分复兴号列车车次350千米/小时),全线耗时最短1小时2分钟。数据显示目前成渝客专每天往返车次100趟次,日均旅客量9万人次,一年双向旅客差不多3000万人次。
成渝中线设计时速350公里每小时,局部路段设计时速400公里每小时,重庆至成都真正可以进入一小时内。远景规划这条路单项运力3200万人次,一年6400万人次,也就是差不多全重庆的人一年来一次成都。
成兰铁路:成兰铁路2011年开工建设,截至2022年7月16日,成兰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宣布,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成都至川主寺(黄胜关)段(以下简称成兰铁路成川段)成都平原区段已铺轨完成,正式进入高原段铺轨,成兰铁路也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设计时速200公里/小时,国铁I级快速铁路,由青海西宁和甘肃兰州出发汇合到甘肃合作,然后经阿西,诺尔盖,九寨沟,川主寺,,松潘,茂县,绵阳,三星堆,等20多个站点最后接入成都站(火车北站。)
成格铁路:2018年11月30日,《新建铁路成都至格尔木线阿坝段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通过了成格铁路的评审,设计行车速度为160km/h。大致线路从成都站出发,经都江堰、汶川—理县—马尔康—红原(此四县市属阿坝州)至青海省格尔木市,然后一路向西到达新疆库尔勒。
成灌铁路:成灌铁路是成都到都江堰(都江堰旧时叫“灌县”)的城际铁路快线简称成灌线,是成都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投入运营的第一条线路。该线起于成都站(火车北站),安靖站,犀浦东站,在郫县西站分出两条支线,一条沿国道317线继续向西至都江堰市后折向南止于都江堰市青城山站。一条去彭州。
S11成德市域铁路:2020年7月27日,为加快推动成都、德阳同城化发展工作,成都市政府与德阳市政府签订《关于市域铁路S11线共建共管协议》,两市将规划建设市域铁路S11线项目。协议透露,S11线暂定起于成都火车北站,止于德阳火车北站,途经成都市金牛区、新都区、彭州市濛阳镇,德阳市广汉市、旌阳区。线路全长约72公里,成都段约34公里,德阳段约38公里。
综合成都市的铁路网规划不难看出,成都火车北站是川西北包括甘肃青海的旅客的首选之地,也是来自全国各地齐聚成都前往川西旅游胜地的集散中心。预估年客流量五六千万人次。

火车北站扩能改造示意图
成都站始建于1952年,是中国铁路成都局管辖的客运特等站,多次扩建改建到2016年共设6台12线,以普速列车为主。成都站历经70余年,再也无法适应成都快速和超大客流量的需求。自2006年以来成都站(火车北站)的升级改造提了多次,但是由于拆迁难度大,客运量太大无处疏解以至于改造升级一直未能如愿。

火车北站扩能改造效果图
如今,成都东站疏解火车北站的高速和高铁运营压力,原火车北站的普速列车班次将转移至十陵南站,同时将火车站南北广场已经拆迁完毕,以及南广场东西两侧区域也已经打围拆迁,火车北站扩能改造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新规划和在建德的成渝中线,成兰铁路,成格铁路,以及城际铁路成灌铁路,成彭铁路,S11成德铁路等是成都高速发展的客观需求,给火车北站浴火重生提供了契机。据有关信息显示改造计划将于2022年12月份开始历时1000天将成都站由原来的6台12线扩建成10台18线的高铁动车客运特等站。
3.6机遇六:道路轨道交通发展机遇。
城北最让人诟病的莫不过交通,火车北站打断了人民北路外加铁路网纵横,木综厂,号称“铁半城”的铁路局,荷花池市场,五块石汽车站等占地面积达,道路密度小,路辐窄导致交通一直是城北改造发展的拦路虎。随着顺城大街-解放路-昭觉寺南路;北星大道-凤凰山高架(在建);东城根街-北站西二路-商贸大道(在建)三条南北向主干道的打通,以及南北向的轨道交通地铁3号线,5号线以及在建的27号线的人北中央商务区的南北交通将得到本质性的改善。
四:关于人北中央商务区的几点各人见解。
第一:从宏观上看“人北中央商务区”。虽然处于“中优”的区域,但也是“新北改”的一部分。新北改一方面可以统一协调金牛,新都,青白江区,打破行政藩篱,促进和带动‘成德眉资一体化’,另一方面起着平衡大成都都市圈南北发展的作用,如果北改区域不能尽快发展起来,那么南北发展的天平只会原来越倾斜,成德眉资之间的短板也会愈加明显,这是省内各级政府都不能接受的。
更重要的是促进以蓉欧快铁为中心面向国际的国际铁路港,以及面向国内大循环的新都商贸物流中心,、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以及西南客流枢纽成都火车站等为动力的大成都产业升级及融合。
在宏观视角看以成都火车站为核心的人北中央商务区既是成都的门户,也是成都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的生产贸易区,新一轮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级。
第二:从微观看“人北中央商务区”。人北中央商务区地处成都中轴线上一环到二环之间,对照的区域如城南的桐梓林,火车南站,城东的攀成钢,万象城,城西的四川省中医院等区域。翻开地图不难看出二环内再难有这么优质的地段和适合大面积整体开发的土地资源。
第三:一直以来阻难城北发展的难题如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拆迁难,火车北站扩能改造难等问题现如今都已经基本解决。如商贸大道,北星大道打通成都南北通道,地铁5号线,7号线,1号线,18号线,6号线和5个地铁站环绕,四通八达,是主城区地铁密度最高的区域。如,荷花池商贸市场升级改造完毕,业态和环境已经全新升级。如成渝中线,成兰铁路,成灌铁路,成格铁路等规划高速铁路线由火车北站出发,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升级机遇已经成熟,据悉2022年12月正式封闭改造。等等难点悉数解决,“人北中央商务区”的起飞已经箭在弦上。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huju8.com/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