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儿金融,心有灵犀一点通——再读李商隐《无题》

在心浮气躁的日子里读读诗能让内心平静下来,但我底子太差,需要有注解的版本。最近在读《三天读懂五千年最美古诗词》,里面对我某些疑点的解读相较于戴建业老师和蒋勋大师似更为准确(当然这两位是不追求准确的),颇得我心。一看作者诸葛文,竟

在心浮气躁的日子里读读诗能让内心平静下来,但我底子太差,需要有注解的版本。最近在读《三天读懂五千年最美古诗词》,里面对我某些疑点的解读相较于戴建业老师和蒋勋大师似更为准确(当然这两位是不追求准确的),颇得我心。一看作者诸葛文,竟是我的校友,又多了一份亲切感。

在不同的年代读同一首诗,与作者之间,与历代的读者之间,既有感同身受,也有不一样的滋味在心头。如同独自漫步江边,历史的沧桑穿透自己的身体呼啸而过,低头看时并无一物,但内心却是被抚摸、或刮擦过了。

历代诗词中唐诗最容易懂,适合我这个入门者,而且有关唐诗的书籍汗牛充栋,说明它一段时期里都还是合法读物。于是我就按书中的顺序,跟随诸葛先生的步调来记录下自己读诗的感想。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这个同志,在婚姻上铸下大错而不幸成为牛李两党之争中的牺牲品。按说他是个聪明人,为什么会参不透这些人情事故呢?也许是过于自信,也许是误信了他人,或是以为自己能成为两党的桥梁吧。但按他一生的作品来看,他首先还是个会耽溺于儿女情长的人,政治理想的优先级不是太高。后来的官场际遇,不过是进一步限制了他的想象空间,从而在情爱的桎梏自我塑造为最具成就的“朦胧诗人”。


“昨夜星辰昨夜风”。这是对时间和当时天气的记录,当然未必真的是第二天写就。昨夜的星辰是什么样的,他没有讲,昨夜的风又是如何,也无从分辨。不过既然是有星辰在,那应该还算晴好,风大概也是比较柔和的,不至于扰了大家饮酒作乐的兴致。作者不做详述,想必对他来说这些不重要,因为这一夜,他的心思完全在别处。


“画楼西畔桂堂东”,这是交代地点。印象古人对所有的建筑都喜欢命名,甚至自己家里也是如此。所以大家相聚的这个地方,按说也是有名字的,但他只说是画楼西、桂堂东。有没有可能是这两个建筑中间的一个露天场所呢?这个其实值得追究一番,不过我搜到的译者都没有做更多的讨论。

一般来说,官员们彻夜狂欢不太会在露天,何况天气正冷,就当是个大包间吧。今天你去餐厅吃饭,不管那餐厅多破,但凡有包间都会起个名字,反而古代这些沉迷于舞文弄墨的骚客不会起名吗?当然不可能。但是李商隐刻意把它匿名了,原因和前一句一样,不重要。就象拍照时的“背景模糊”一样,这些不重要的东西,不应该干扰他后面要回味的暧昧情愫。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把这两句千古绝对拆开读是不礼貌的。其中后一句非常容易理解,就是心灵感应,但是前一句通常的解释都是“身上没有彩凤那双可以飞翔的翅膀”,虽然直白,但也失于寡淡。有人解读这两句,认为是在事后对当晚的遥远追忆,并在此基础上认为作者此刻的遗憾是“不能飞到你身边”,同时又以心有灵犀聊以自慰。我对此是不太认同的。李商隐的才情不是浪得虚名,他怎么会在对昨夜环境氛围做足铺垫后突然来一句总结陈词呢?并且在总结后又重返现场,描绘席间的细节,相当于把一份情撕裂了两次。所以,这个情绪一定是指现场所感,而非事后的拼凑。“这一晚我虽然遗憾没有双飞翼,但咱俩不用言语就能心灵相通”,接着再讲述当时的游乐场景,这样才是合理的。

但这也是我对“彩凤”的角色难以理解的原因。因为同处一室,不存在“插上翅膀飞向你”的需求。当然彩凤也可能有地位的隐喻,因为在最后我们能看到他对自己角色卑微的喟叹。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这两句很写实,不难理解,但实际上也是全诗中最迷醉的片断。虽然两个人都没坐在一起,但是正由于无翼心通,在游戏中ta才有隔座送钩的默契,令作者心潮起伏;射覆游戏时也抽离出人声鼎沸的场面,只见得蜡灯摇曳、人面蜡灯相映红。


但所有这一切就象场梦一样。“嗟余听鼓应官去”,正玩到兴头上,上班时间就要到了,快乐戛然而止。梦醒时分哀叹“走马兰台类转蓬”,看上去是有个官衔,但却是随波逐流、身不由己。当然,这里的感慨并不完全是对工作本身的抱怨,而是因为不得不离开那正在心电感应的人儿而恨恨不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dashuju8@homevips.uu.me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dashuju8.com/7597.html